病假薪资发放标准及规定2025
依据《关于贯彻实行〈中国劳动法〉若干问题的建议》第五十九条规定,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,企业需在规定医疗期内支付病假薪资或疾病救济费,其金额可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,但不能低于最低薪资标准的80%。
病假薪资发放比率一般与工龄挂钩。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,按本人薪资的70%计发;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,按本人薪资的80%计发;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,按本人薪资的90%计发;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,按本人薪资的95%计发。
若职工患病停工治疗超越6个月,病假薪资发放比率将进一步调整。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,按本人薪资的60%计发;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,按本人薪资的65%计发;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,按本人薪资的70%计发。
无论病假薪资怎么样计算,其最后金额均不能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的80%。若按比率计算得出的病假薪资低于此标准,企业需按最低薪资标准的80%支付。
病假可以请多长时间劳动法病假天数规定?
病假时长依据劳动者实质工作年限与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。实质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,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,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。
实质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,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,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,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,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,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。
对于某些特殊疾病,在24个月内尚不可以痊愈的,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,可适合延长医疗期。
医疗期并不是一次性权利,而是具备周期性。若职工医疗期为3个月,则在6个月周期内可累计享受3个月病假。周期结束后,职工可重新享有相同长度的医疗期。超出医疗期后,若职工仍需病假,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关系。但应该注意,解除劳动关系需符合法定程序,并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金。